轉換風險在備考FRM考試中,考生也是需要重點掌握的。今天,融躍FRM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轉換風險的相關情況!

轉換風險定義:

轉換風險也稱會計風險和折算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企業(yè)資產負債表中某些外匯資金項目金額變動的可能性。

機考

點擊圖片直接預約名額??!

轉換風險特點:

當發(fā)生轉換風險時,用外幣計量的項目(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的發(fā)生額必須按本國貨幣重新表述,且必須按母公司所在國的會計規(guī)定進行。公司在報告時,為了把原來用外幣計量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合并到本國貨幣賬戶內,必須把上述用外幣計量的項目的發(fā)生額按本國貨幣重新表述,亦稱折算的重新表述,它必須按母公司所在國政府或公司自己確立的規(guī)定進行。

轉換風險分類:

折算風險根據財務報表的類別,一般分為損益表風險和資產負債表風險。企業(yè)的現金流量表是在以上兩表的基礎上編制而成,而不需單獨考慮其折算風險。

損益表風險

1、在現行匯率法下,所有的收入和費用項目全部按照折算時即期末的現行匯率進行折算(也可按當期平均匯率折算,而平均匯率通常采用期初與期末的簡單平均數),因而損益表項目都存在折算風險;

>>>點擊免·費領?。篎RM各科必背定義+歷年真題中文解析+學習備考資料(PDF版)

FRM各科必背定義

2、在區(qū)分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下,除固定資產折舊和長期待攤費用等按照相關資產入賬時的歷史匯率折算而沒有折算風險外,其他各項收入和費用均按照當期的平均匯率進行折算,故而存在折算風險;【資料下載】點擊下載[GARP]2020年FRM一二級學習指南

3、在區(qū)分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下,銷售成本項目需根據“期初存貨+本期購貨-期末存貨=本期銷貨”的等式,對左邊項目分別折算后計算確定,盡管其中的期初存貨和期末存貨是按照不同時點的歷史匯率折算而沒有折算風險,但本期購貨則要按當期平均匯率折算,因而總體上仍存在折算風險;

4、在時態(tài)法下,折算風險和區(qū)分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下基本相同。

資產負債表風險

企業(yè)的股本項目由于一般是按歷史匯率折算,因而沒有折算風險;留存收益項目雖為折算平衡數,但由于含有本期損益留存的部分,閑而實際上也花折算風險;其他外幣資產負債項目則適用不同的匯審。但只要是按現行匯率進行折算就存在折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