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下一步該干嘛,那先考證吧”
“一證在手,Offer我有”
......
以上是很多同學在糾結是否考證時的真實寫照,然而事實卻是:如果你的GPA偏低、又是Non-target school,那就不要浪費大量時間去考證了,這樣的結局多半都是“畢業(yè)即失業(yè)”。
被盲目考證毀掉的中國留學生
迷信證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不論是在校生還是應屆生,都要改變“為考證而考證”的心態(tài)、“以證書論英雄的想法”。因為手中握有各種證書并不能說明其處理問題的實踐能力強。
舉個例子,W同學是某投行Target-School的學生,他在本科期間瘋狂考證,為畢業(yè)后進投行做準備,但在他在畢業(yè)后幾乎沒有拿到任何面試。
究其原因是他埋頭考證,沒有時間去做實習、進行Networking、做充分的求職準備,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導致和投行失之交臂。
投行是如何看待證書的?
外資投行不同部門對證書的態(tài)度也有所不同,就拿投行*偏愛中國留學生的Risk Management部門來講,F(xiàn)RM持證者入選的幾率會相對更大。
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IBD)
劃重點!IBD部門對證書沒有任何要求!這是DBC很多投行導師一再強調的重點知識,求職IBD不需要考CFA!被“神化”包裝的CFA在IBD部門并沒有多少分量。
而且,每級CFA考試都至少需要300小時的準備才有可能通過,耗費的時間*多。所以,對金融專業(yè)的學生來講,與其把大量時間花在考證上,不如多去做幾份優(yōu)質的實習來提升簡歷背景。>>>點擊領取2019CFA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免費領?。?/span>
而對于非金融專業(yè)但想很想進投行的同學來講,一紙證書并不能成為你的“敲門磚”,但這是一個難得的積累金融知識的過程。
Sales&Trading
Sales&Trading需要的是對金融、市場、交易、定價*具敏感度的人才,CFA的主要內容包括經濟學、投資組合、數(shù)量技術、固定收益分析等。所以和IBD相比,Sales&Trading對CFA持證人相對更為偏愛。
Research
Research是投行諸多部門中*偏愛CFA的,這和其工作內容有關。
作為投行中*Fundamental的部門,Research的工作日常大多是分析公司的業(yè)務和數(shù)據(jù)、修改金融建模、提交報告等,少數(shù)投行還會資助員工去考CFA證書,可見這個崗位對CFA的青睞。
Risk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主要是將一些設定好的市場情形帶入模型以及投資組合,來監(jiān)視風險是否符合預期并在可控范圍內。
所以,F(xiàn)RM對于準備求職金融風險部門的同學來說比較有用,但拿到FRM證書不代表你就會運用風險管理體系,投行真正Focus的是你的編程能力、是否會使用SAS等系統(tǒng)軟件。
總體來看,投行招聘對證書幾乎沒有硬性要求,但投行每年的錄取率不足3%,對于非投行不進的同學來講,擁有一張證書是可以“錦上添花”的。
不過大家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來決定是否考證,同時也要評估考證付出的時間、金錢的投資回報率。
考證的*奧義不是一紙證書,而是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成體系的行業(yè)知識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