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在說這兩年的經濟形勢不好,確實,過去的金融熱到現在的就業(yè)困難內卷泛濫,失業(yè)率飆升,金價高漲,消費縮緊,大盤信心不足,連當年被瞧不起的銀行柜員如今擠破頭都未必卷得上。

但為什么說未來仍然值得樂觀呢?融躍小編將帶您一探究竟。

我們知道經濟是有周期的,從歷史上看,每一次金融快速增長的繁榮期后,隨之而來就是金融危機,沒有永遠的繁榮自然也沒有永恒的衰敗。很多經濟學家提出過周期理論,其中最著名的“康波周期”,由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他發(fā)現發(fā)達商品經濟中存在的一個為期50~60年的經濟周期。在這個周期里,前15年是衰退期;接著20年是大量再投資期,新技術不斷采用,經濟快速發(fā)展;后10年是過度建設期;過度建設的結果是5~10年的混亂期,從而導致下一次大衰退。

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說過:人生發(fā)財靠康波,一個人有三次財富自由的機會。目前,我們現在就處于新老周期交替階段。

康波周期認為經濟周期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經濟增長,顛覆性科技,新生產力出現,不動產和股票表現良好,普遍認為在1980年左右。

隨之到第二階段,民眾認為經濟變好,信心增強,消費意愿提升,從而股票和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會有通脹現象,逐步發(fā)展到過熱階段。這個階段中存在輕微衰減和回調,例如2000年有過一陣互聯網泡沫,但很快回調回來,經濟并沒有持續(xù)低迷。

第三階段經濟增長放緩,民眾仍然繼續(xù)選擇投資,但回報率已不如從前,許多企業(yè)債務持續(xù)累積,金融泡沫產生,對應我國2015年左右狀態(tài)。

第四階段來到金融寒冬,破產、負債、失業(yè)情況大量出現,經濟疲軟,人們傾向于選擇投資避險類資產如黃金,此時我們就處于這個時期,但是不*度悲觀,這個時期預計僅持續(xù)10-15年。

下一輪顛覆性科技——人工智能已經出現,我們正向新的科技革命走去,在這種時候,我們普通人可以控制杠桿,不要負債,保持健康,不斷學習,蓄勢待發(fā)等待新一輪周期才是更理智可靠的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