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試六科的難易程度是怎樣的?

備考CPA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尤其是對于一個小白而言,基礎學習很重要!在備考前,考生需要了解考試的相關情況,比如,CPA考試六科的難易程度是怎樣的?

1.會計

會計這門課是其中較難的,你如果拿到教材,會發(fā)現(xiàn)那個書特別厚,而且里面說的都不太是人話,因為專業(yè)術語實在是太難懂了。

會計是屬于又難學、內容又多、考得還靈活的這么一個學科,很多同學CPA考不過就折在會計這門課上。不過也別太灰心喪氣,你別看會計有三十多章,但是這三十多章背后都是有一個統(tǒng)一的原理的。

你只要掌握了這個原理,你再去套用后續(xù)的報表科目。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2.審計

審計是整個CPA考試當中第二難考的課。審計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就必須要經過審計。因為財務報表相當于是上市公司人家自己提供出來的數(shù)據(jù),來告訴你我今年經營的好壞。

做財務報表粉飾還是比較容易的。一個上市公司的報表就是經過化妝的、經過粉飾的一個報表,財務人員需要看一看,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存在記假賬的情況,不是存在一些不符會計規(guī)定的,或者說這個選擇上是有問題的一些情況。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審計。不過,審計當然不是說拿個報表就看了,還有很多操作實務。所以審計是比較難的,因為大多數(shù)同學都缺少實務,但如果我們在基礎之上在集合案例分析,就會比較容易些啦。

3.財管

財管是財務成本管理的簡稱。聽這個名字就知道, 財管分成三塊,*塊叫財務,第二塊叫成本,第三塊叫管理會計。

這三部分的內容中都有大量的公式。大家如果拿到財管的教材翻一翻,你會發(fā)現(xiàn)特別像是一個理工科的一本教材,里面有大量的公式、圖表,然后涉及大量的計算。

比如一個企業(yè)要不要去買機器設備?想買這個機器設備,如果錢不夠,就要融資,那發(fā)多少債發(fā)多少股別?人的錢都有成本的,我問別人發(fā)債的話,這個債務成本怎么算、股權成本怎么算?投完之后,這個機器設備有沒有給我?guī)眍A期的好處?總之,各種各樣的事情,各種各樣的....

4.經濟法

經濟法顧名思義就是不同的場景用不同的法律。比如,我的公司想要上市了,我想看一下,我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的標準?

司打算開股東大會,能不能今天開,董事會開會怎么開,怎么表決相關的信息?有股東覺得不爽,他想提出異議,該怎么做?我想設立合伙企,那我是做普通合伙人,還是做有限合伙人?怎么注冊公司?公司萬一破產了怎么辦?公司對外擔保要怎么做呢?

這個就是在我們發(fā)生經濟行為過程當中產生的各種事項,經濟法都進行了約定。換句話說,每個約定都有應用場景,所以考試也*簡單。經濟法以記憶為主,但是你不需要整個法條背下來,只要記住關鍵詞就好了。

5.稅法

稅法顧名思義就看你要交多少稅。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個稅,這是稅法*重要的三大稅種。這三大稅種搞定了,剩下的章節(jié)都是**小的。

也就是說,稅法的硬骨頭就那三章,其中增值稅是zui多也是zui難的。增值稅之所以比較難,因為這個是有背景歷史知識的,但是經過多年的演進之后,這些背景就已經消失了,就變成一個個硬性的規(guī)定。比如,在那個時候有那樣的歷史條件,它會給你約定這樣的稅,賣這樣的商品跟服務,我是征收這樣的稅率的。

稅法對我們來講,學習起來也是記憶為主,它甚至比經濟法更難記。因為經濟法是有應用場景的,稅法就是硬性規(guī)定,所以說zui好結合不同的稅種,打包記憶反復去看,關鍵是要做好總結,方便你去記憶。

6.戰(zhàn)略

戰(zhàn)略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學科。很多同學擔心,我沒有主導過商業(yè)活動,我也沒有創(chuàng)過業(yè),我也沒有做過公司高管,輪不到我決定。公司戰(zhàn)略呢,沒有經驗的話這門課學起來會不會很難呢?

沒有代入感怎么辦?沒關系,你在聽老師講戰(zhàn)略這門課時, 一定要特別關注這件事情會產生的原因。比如一個公司為什么收購別的公司?因為收購別的公司快,人家的公司資產現(xiàn)成的。我如果不收購,我還想要它資產怎么辦?只有自己去新建?

再跟大家強調,考試當中的戰(zhàn)略的案例,跟案例的本身都沒有一毛錢關系 ,都是在考知識點本身。也就是說,理解的基礎之上加上記憶,然后你做做題就會發(fā)現(xiàn)都是看你這個點有沒有把它背下來,跟這案例一點關系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