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從業(yè)考試:股票基本面分析中的宏觀經濟分析!
1 .
宏觀經濟指標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宏觀經濟進行評估,首先要對該國家或地區(qū)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 (變量)進行分析。這些指標(變量)包括以下幾個:
( 1
) 國內生產總值。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綜合經濟狀況的常用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
(GDP)。它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本國(或本地區(qū))領土上所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的價值綜合,它是衡量整體經濟活動的總量指標。國內生產總值由四部分構成:消費、投資、凈出口(出口額減進口額)和政府支出。通常表達為:GDP
= C + I + ( X-M ) + G
式中:C 代表消費;I 代表投資; X-M代表凈出口; G
代表政府支出。快速增長的GDP表示該國經濟正在迅速擴張,公司的經營環(huán)境較為有利。另一個應用較廣的經濟產出測度指標是工業(yè)增長率,它表示工業(yè)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這個指標與經濟景氣程度密切相連。
( 3 ) 利率。利率是資金成本的主要決定因素。高利率會減少未來現(xiàn)金流的現(xiàn)值,因而減少投資機會的吸引力。
( 4 ) 匯率。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本國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從而對本國經濟增長造成一定影響。
( 5 ) 預算赤字。政府的預算赤字是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之間的差額。任何一個預算差額都會通過政府借債進行消除。而大量的政府借債會抬高利率,因為這樣就會增加經濟中的信貸需求 。
( 6 ) 失業(yè)率。失業(yè)率是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失業(yè)狀況的主要指標,它測度了經濟運行中生產能力的運用程度。雖然失業(yè)率是一個僅與勞動力有關的數(shù)據(jù),但從失業(yè)率可以得到有關其他生產要素的信息,從而對該經濟體生產能力進行深入評價。
( 7 ) 采購經理指數(shù)( purchasing managers’index, PMI)。這是衡量制造業(yè)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八個方面狀況的指數(shù),是經濟先行指標中一項重要的指標。當PMI大于50時,說明經濟在發(fā)展,當PMI小于50時,說明經濟在哀退。
2 . 經濟周期
要充分理解經濟指標包含的信息,不但要了解經濟各領域當前的狀態(tài),而且需要將它置入經濟周期和金融市場周期的框架中,揭示經濟發(fā)展的方向。
經濟周期( business cycle) 是根據(jù)實際國內市場總值將宏觀經濟運行劃分為擴張期和收縮期。如圖7-4所示,經濟周期包括經濟擴張期和經濟收縮期。從長遠經濟走勢看,總體經濟增長隨時間推移而向上移動,代表長期經濟增長趨勢。
3
.宏觀經濟政策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的兩大政策工具。政府通過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熨平”經濟周期波動對經濟運行的沖擊,促進國民生產總值穩(wěn)定增長,從而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和物價穩(wěn)定的宏觀經濟目標。
聲明:本文章為學習相關信息展示文章,非課程及服務廣告文章,產品及服務詳情可咨詢網站客服微信。
文章轉載須注明來源,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